文章目录
尊敬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南安市体育学校工作的理解和帮助!
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已于9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老人机)进入课堂。8月20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福建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进行了报道。
为了整顿校园的学习风气,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学校安静的读书环境,现将《规定》、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和我校关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老人机)的要求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立法:禁止手机入课堂
《规定》的确切内容如下:
一、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学生携带手机(含老年机)进入课堂。
二、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经允许带入学校的
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
未经允许带入学校的
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
三、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合理的通话需求;加强宣传引导,并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确切办法,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学校落实本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手机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五、本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解读
《规定》全文仅五条,200多字,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要求作了衔接,对禁止手机进入课堂、限制手机进入学校、家校协同机制等方面作了规定。
《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老人机)进入课堂。但考虑到现实中,学生确实存在放学需要与家长联系等携带手机入校的需求,《规定》没有完全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但与此同时也作了严格限制,规定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
一、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1.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健康成长
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让他们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和睡眠。网络游戏、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等,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健康成长。
2.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
有的孩子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与此同时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时间降低。加之部分留守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只由家中老人照顾,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3.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
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孩子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增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孩子为了支付高额的手机通讯费用或游戏充值,甚至会走上借贷或犯罪的道路。
二、南安市体育学校学生手机
管理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杨再发
副组长:王东升、王智钦
组 员:洪志成、陈志刚、黄文华、黄培忠、潘玲珑、谢雅莉、林春乔、郑剑波及各班主任
(二)基本原则
正面教育、及时引导;
教育为主、应对为辅;
保护合法权利、尊重学生人格;
强化家校共育、校内校外并重。
(三)管理细则
1.原则上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2.学生有事需联系家长,可以使用班主任、科任教师、教练的手机,或生管办公室电话与门卫公用电话等;家长有事找学生,也可以拨打以上电话,或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联系,由教师、教练员代为转告。
3.学生确有特殊情况需将手机带入校园,需由学生家长提交书面申请书,经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入校后应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班主任放学后交还给学生。
4.如发现学生未经允许将手机带入学校,班主任有权将学生手机收缴代管,并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学校其他管理人员、任课老师、教练员、学生会干部发现上述情况,有权询问,并将情况及时告知该生班主任、教练员。
5.学生未经允许将手机带进校园的违规行为的确切应对办法:第一次违规,由班主任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要求违纪学生写检讨,并且告知家长配合学校在家教育引导孩子。第二次违规,由下年段行政组织,班主任、家长一同在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写检讨。第三次违规,取消该生该学年所有评先评优资格,由学校政保处组织,下年段、班主任及家长一同在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写检讨;手机由学校保管至毕业,毕业后家长和学生一同来学校领取;取消该生带手机入校的申请资格。
6.教师对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应对方式应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规定的制度,向学生说明应对的事实依据和校规依据;教育要讲究方法与技巧,陈述利弊、循循善诱,并且及时关注学生在教育应对后的心理变化、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消极抵触为积极配合。
7.班主任要保管好收缴的或代为保管的学生手机等,避免学生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手机在学校保管期间因电池自燃等不可抗力而造成损坏,或自然老化等难关,不追究学校或班主任赔偿责任。
8.班主任要收集学生违规使用手机没收登记记录、领回记录等严谨规范而确切的过程性材料。
三、作为家长,我们这么做
1.应以教育引导为主
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2.培养孩子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3.形成榜样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关键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家长朋友们,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能一如既往地帮助、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感谢您们的理解!